1.(中暑)分為三種

熱痙攣:高溫環境過度運動後造成的疼痛、不自主肌肉抽搐現象,常出現在大量流汗導致的體液電解質不平衡。

熱衰竭:過度的流汗、導致身體的水分不足、而出現休克的情形心跳快、血壓低、頭痛、情緒激動、噁心嘔吐、協調能力下降、虛弱頭暈、可能會抽筋,體溫小於    

        40.6度C。

中暑:身體呈現乾熱、無明顯出汗或少量出汗導致身體溫度上升,體溫大於40.6度C,合併意識錯亂、頭昏、步態不穩、異常行為、不適當的語言、癲癇及昏迷。

 

2.感冒or中暑傻傻分不清楚~

中暑:身體發熱、煩躁不安、易怒、口乾舌燥、流汗減少、頭昏腦脹、精神不濟、全身無力、沒有食慾、少尿or膿尿、有時候會流鼻血,表現出來症狀為「悶

           熱」。
感冒:感冒的症狀,比起中暑就有一些差異了,如:咳嗽、流鼻水、頭痛、打噴嚏、鼻塞、喉嚨痛。
 
3.哪些人容易會中暑呢?

    1.老齡人: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,肌體散熱不暢、容易中暑。

    2.孕產婦: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,身體虛弱,如果長期逗留在通氣不良、溫度較高的室內,就容易中暑。

    3.嬰幼兒:嬰幼兒的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,下視丘體溫調節功能未成熟,皮下脂肪又比較多,對散熱不利。

    4.心血管病患者: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,加重心血管的負荷。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,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,所以容易中暑。

    5.糖尿病患者: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,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,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,容易中暑。

    6.感染性疾病患者: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,因為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,讓機體產熱加速。炎症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,使血管痙攣收縮,更不利於散熱而容易中暑。

    7.營養不良的人: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導致血壓下降,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。他們還容易反覆腹瀉,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,導致中暑。

    8.正在服藥的患者:服用抗組織胺藥、抗膽鹼藥、安眠藥等的人也會血管收縮,使體溫調節中樞發生障礙,也容易造成中暑。
 
5.中暑的預防措施
預防中暑4要訣,「躲太陽」、「勤防曬」、「補水份」、「勤防曬」
(一)隨時補充水分:越來越接近夏天、不論是在外面或冷氣房裡面都要補充水分,不要等到口渴時在飲水,而某些疾病需要限水、應該遵守醫生指示喝水、避免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造成負擔,在激烈運動後除了補充水分,更應該在飲水裡面加一點食鹽、避免電解質不平衡,容易有熱痙攣的情形。
 
(二)盡量在室內活動:早上10點到下午3點、太陽和紫外線特別的強、非必要避免外出,如果須出門要做好防曬避免中暑和曬傷。
 
(三)駕車出門下車時誤把寵物或小孩放置車上
 
(四)保持充足睡眠
 
(五)工作和休息間需要有適當平衡
 

6.中暑初步處置

1.將病患移至陰涼處。

2.去除上衣及外褲。

3.評估意識狀態及生命現象。

4.若有嘔吐,則左側躺以避免吸入性肺炎。

5.如果體溫大於40.6度C,將患者淋濕以電扇吹拂,並將冰袋置於頸部、腋窩及鼠膝。

6.若已流失過多的體液時,可補充含有鹽份的水(每公斤水含0.1-0.15公克的鹽份)。

7.若尿量排出減少,給予冰電解質溶液,千萬不要給予純水。

8.將病人置放於開放性且空氣流通之運輸工具上,聯繫119勤務中心,儘速後送就醫。運送時並持續降溫治      

    療。

9.已有顫抖或溫度已降低至 38度C 時,則停止降溫。

 

 

有任何想法或問題,歡迎寫信:amylii08080@gmail.com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line:qwasd0806449

 

很歡迎一起討論、分享!

 

一位熱愛棒球的小小護理師~

 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
    John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